天津战役,让国军目瞪口呆,国军本以为铁桶般的天津我军是无论如何也攻不进去的,然而国军万万没想到的是,我军只用了29个小时就轰下了天津,还消灭了13万多的国军。
这一场战役,东野整体都表现得非常出色,无论是主力还是非主力,他们的战绩都足够耀眼。
但是,也是因为这场战役,东野的参谋长刘亚楼却被批评了。
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?
一、铁桶一般的天津城
天津的地理位置,注定它就是座易守难攻的城池,城内有很多条河、地形也是极其复杂,再加上国军舍得砸钱,防御工事、先进武器等把天津打造得如铁桶一般。
傅作义有个心腹叫陈长捷,这个人为了阻挡我军进城耗费了心血。
嘿!但这哥们儿万万没想到,我军就用了29小时就把他的心血给破了。
话题勾回来,咱说说他建的防御工事。
“大天津堡垒化防御”工事,这名挺长,实际上这工事也确实挺长。他们在天津城外围挖了一条长50000米、宽10米、深3米的护城河,护城河外侧全是密密麻麻的堡垒,护城河内侧是高5米的土墙,土墙上全是电网、铁丝网。
这只是陈长捷建防御工事的一方面,他还弄了无数的碉堡、埋了无数的地雷等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。
反正,陈长捷的所作所为,就是不让我军攻进天津城,而且陈长捷非常有信心地表示,东野绝对攻不进来。
在我军攻打天津之前,还发生了一个“小插曲”。
东野首长给陈长捷去了一封信,信上主要就是说可以两方坐下来谈谈。东野首长的目的就是,这仗能不打就不打,打了受苦的还是老百姓和我军战士。
但陈长捷当时,眼睛都高到天顶上去了,谈判他倒是答应了,可他竟想通过谈判来打探我军军情。
我军也不是好惹的,我军已做到仁至义尽,那你陈长捷不识好歹,就别怪我们不客气了。
于是,刘亚楼决定给陈长捷来一个“计上计”,让陈长捷知道知道我军的厉害。
二、刘亚楼亲探敌军营
刘亚楼为了这个计划,亲力亲为,某天晚上,刘亚楼在亲自侦查的过程中却差点儿出了事儿。
夜。
天津复兴门外,三个人在侦查地形,这三人正是刘亚楼和他的两个警卫员,可就在返回的时候,一转弯,却碰到了国军巡逻的士兵。
而刘亚楼他们也“倒霉”,国军巡逻队的手电筒恰巧就照在了他们身上。
国军巡逻队一看这咋突然冒出了三个人?当即提高警惕,端起枪,厉声喝道:“什么人?”
刘亚楼不亏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,立刻骂骂咧咧地喊道:“老子是天津公安局出来抓逃犯的!”
就这样,刘亚楼三人趁国军巡逻队懵圈之时,赶紧溜了。
但这事儿还是被东野首长知道了,这给东野首长气的啊,结果就是,刘亚楼挨批了。
仗还没打,你牺牲了怎么办?全军将士怎么办?仗还没打,主帅被敌人抓了俘虏怎么办?……
虽然东野首长批得狠,但刘亚楼不后悔这次亲自出去侦查,因为这次侦查的收获不可谓不大。
通过这次侦查,刘亚楼摸到了天津城南敌军布防的特点,天津城南防御工事比城北强,但城南的兵力没有城北的多,这一发现给后来制定战略战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。
三、东野“坏毛病”
战斗是打赢了,但也暴露出了东野的大问题。
第一问:挤
当时打天津东侧的时候,一个突破口就宽500米,还是三个中最大的一个,却挤了约7万人。
当时都打红眼睛了,这上万人全都一起往前跑,能不挤嘛!还得是相当以及特别的挤。
打敌人不是坏事儿,但这么多人挤在一起让敌人打,那就不是什么好事儿了,这不就成了敌人的“活靶子”了吗?没必要的牺牲为什么要牺牲呢?
这在战后总结报告大会上,上面狠狠地批评了东野。
第二问:抢
大部分别的队伍看见一支队伍冲上去了,大部分其他队伍“立功心切”,也不管上面的命令规定到底是几点往上冲,都一窝蜂地冲上去了,这样一来就打乱了上面的战斗计划。
这次,仗是打赢了,但我军很多战士却因此而牺牲。
因为大家一窝蜂地冲上去,导致这边炮兵还没彻底破了敌人的防御工事,这下子炮兵也发射不了了,要是再发射就伤到自己人了。
就这样,一窝蜂冲上去的我军战士又成了敌人的“活靶子”。
这确实是不必要的伤亡。
但是,也不是东野所有的队伍都有这些“坏毛病”,有些队伍还是严格按照上面的命令战斗的。
四、优点居多
天津战役的胜利,东野极大的功劳是不可被磨灭的,而在这极大的功劳面前,“坏毛病”便成了“小毛病”。
而东野最令人赞赏的是东野的组织纪律。
战役胜利后,东野战士们没有对敌人的物品进行抢夺,而是保证了敌人物品的完整性,还派战士严加看管。
而敌人在战争中遗落的物品,我军战士也没有私藏,而是逐一登记造册,等待上面的统一处理。
无论是贵重的如金子,还是便宜的如一粒米,东野战士也都做到了原封不动。
在对于“不打扰老百姓”这方面,东野战士们也都严格遵守,即使为了战斗趟过了护城河、衣服湿透、零下好几度,战士们也都没有打扰老百姓。
尽管有时候真挺不住了,战士们也不会一窝蜂地去老百姓家,祸祸老百姓,而是会派出代表向老百姓买点物资,并且会按照市场价给老百姓钱。
即使有时候因为战争需要,会向老百姓借点工具,也会在战斗完成后给老百姓洗刷干净,送还回去。
事情都有两面性,东野的“坏毛病”表现了战士们争先恐后干敌人的奋斗精神,但这个“坏毛病”也会误事,这也是很多队伍的“坏毛病”,虽然这次是胜利了,但还是不提倡这么做。
而铁血战士们的严格遵守纪律,真是把我军“不拿群众一针一线”的政策坚持得很棒!